雖則長時念佛,無有間斷。須於晨朝向佛禮拜畢,先念阿彌陀經一遍,往生咒三遍畢, 即念讚佛偈,即阿彌陀佛身金色偈。念偈畢,念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。 隨即但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,或一千聲,或五百聲,當圍繞念。若不便繞,或跪或坐或 立皆可。念至將畢,歸位跪念觀音,勢至,清淨大海眾菩薩各三稱。然後念淨土文,發 願迴向往生。念淨土文者,令依文義而發心也。若心不依文而發,則成徒設虛文,不得 實益矣。淨土文畢,念三歸依,禮拜而退。此為朝時功課,暮亦如之。若欲多多禮拜者,或在念佛歸位之時,則禮若干拜佛外,九稱菩薩,即作九禮。禮畢即發願迴向。或 在功課念畢禮拜。隨己之便,皆無不可。但須懇切至誠,不可潦草粗率。(《印光法師 文鈔》增廣本書一·與
至於閱經,若欲作法師,為眾宣揚,當先閱經文,次看註疏。若非精神充足,見解過 人,罔不徒勞心力,虛喪歲月。若欲隨分親得實益,必須至誠懇切,清淨三業。或先端 坐少頃,凝定身心,然後拜佛朗誦,或止默閱。或拜佛後端坐少頃,然後開經。必須端 身正坐,如對聖容,親聆圓音。不敢萌一念懈怠。不敢起一念分別。從首至尾,一直閱 去。無論若文若義,一概不加理會。如是閱經,利根之人,便能悟二空理,證實相法。 即根機鈍劣,亦可以消除業障,增長福慧。六祖謂但看金剛經,即能明心見性,即指如 此看耳,故名曰但。能如此看,諸大乘經,皆能明心見性,豈獨金剛經為然。若一路分 別,此一句是甚麼義,此一段是甚麼義。全屬凡情妄想,卜度思量。豈能冥符佛意,圓悟經旨,因茲業障消滅,福慧增崇乎。(《印光法師文鈔》增廣本書一·復永嘉某居士 書五)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